当前位置 :主页 > 养殖专家 > 养鱼场 > 治疗方案 > 正文
    防治鱼病的基本常识
作者:bioob  更新日期:2017-04-08 07:03    点击次数:

  “一塘不发病,一年好收成”。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疾病蔓延速度逐步加快,区域性特点也在显现,如鳃出血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华中和华南区域基本很少发生,且疾病也从最初的单一性逐步到以复合型疾病的形式出现,防病难,治病亦然。

  一旦出现疾病,大部分养殖户都比较慌乱,盲目听从各种信息建议,结果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如何成为治疗鱼病的高手,更加有效的处理塘口发生的问题呢?

  疾病诊断

  选择鱼群:靠边游动病鱼,下风口抛网,体质弱鱼群。

  疾病诊断流程:一看体表:体型、体色、体表、口腔、眼睛、鳃盖、鳍条、肛门等。二看内部:鳃、腹水、肝胰脏、肠道、胆囊、鱼鳔、肌肉、肠系膜脂肪。三看镜检:取组织(主要是鳃部)、组织液、粘液进行镜检。

  定诊:从大类别进行分类: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除去指标性中毒和营养性疾病)。

  病毒性常见疾病:痘疮病、病毒性出血病、鳃出血、病毒性肠炎。寄生虫常见疾病: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孢子虫(显微镜和体表可以观察)。

  细菌性常见疾病:老三病、出血病、腹水病、大红鳃、竖鳞病等。从几个大类别中定诊,确定是哪一类为主,避免下药不对症。

  用对药

  细菌性疾病主选常规抗生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

  寄生虫疾病主要选择: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敌百虫、菊酯类等。抗生素选择配合中草药、多维类一起内服,外用层面使用消毒剂1次~2次。

  有条件情况下可以选择与大厂家合作,进行药敏实验,利用其先进设备和技术优势,让诊断和药物选择更加精准。

  案例:高老板的鱼塘出现病毒性出血病。

  基本情况:24亩,水深2米,6月30日接到业务员电话,草鱼出现死亡情况。

  6月25日开始,鱼塘陆陆续续出现少量草鱼死亡,高老板误以为是细菌性出血病,大量投喂氟苯尼考,效果不明显。6月30日技术员接到电话,到塘边诊断为病毒性出血病,附带细菌疾病症状,调整抗生素种类,加入抗病毒药物,鱼死亡量迅速下降。

  诊断确定疾病和相对应抗生素选择至关重要(肌肉充血,典型病毒性疾病症状)。

  用对量

  治疗疾病中常见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同样症状,同样药方,却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这和药物使用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大部分养殖户药物使用量习惯为1包饲料拌1包药饵(或2包,此为案例),药物使用量严重不足,血药浓度不足以抑菌消炎,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用对法

  集中投喂。全天投喂效果不佳,建议计算整天剂量,在摄食最好的最后一餐集中投喂,最多投喂两餐。

  药物品种不宜多。在内服抗生素同时人们往往加入大量多维、中药,导致主方药占比低,加上进入水体流失,药效达不到预期。建议:多维+抗生素+少量中药(即最好加入粘合剂减少流失率)。

  使用时机要得当。发病较轻微塘口,直接投喂药饵料即可;发病较重塘口,看似健康的鱼也可能已经轻微感染,抢食能力弱,可以通过先投正常饲料满足健康鱼类摄食,再投药饵料或延长投喂时间,尽量让轻微感染鱼类能够摄食到药饵,减少死亡。

  饲料选择要得当。拌料选择膨化料最适宜,利用其疏松多孔特点,有利于药物吸附,减少药物流失。利用其漂浮性特点,尽量让弱鱼摄食。

  分清轻重缓急

  上述四个点主要是从疾病本身考虑,而实际养殖中除去疾病本身,往往池塘问题是复合型存在,当出现疾病的时候需要整体协调考虑。

  主要考虑因素:鱼的体质:如果体质健康,肝胆情况较好,正常内服抗生素,反之则先大剂量内服2天~3天保肝药物,再进行抗生素使用。

  水质:发病轻微,可以根据水质环境进行补菌、补肥和改底,关键点是少量多次。疾病较重,环境调整以化学类药物为主,待疾病稳定后再逐步调整。

  寄生虫:考虑鳃部健康,若单一鳃部疾病,可以直接处理,若鳃部疾病只是附带症状,通过内服稳定疾病2天~3天后,再进行寄生虫处理。

  鱼病治疗关键点

  认清疾病,按照正确方案使用,尽量不要交叉使用其他治疗方案。考虑鱼类特性。鲫鱼因为是底栖鱼类,除池塘相应处理外,还要注重底部改良。草鱼极易出现肝脏问题,一旦发病,在内服层面使用抗生素之外,还需要加强后续中草药内服稳定疗效。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
  • 南方农村报
  • 中国动物保健
  • 梅里亚中国
  • 浙江海翔药业
  • 农业户
  • 兽药人
  • 养殖联盟
  • 畜牧人才联盟
  •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
    Copyright © 2011-2021 兽药专业网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专业网) 桂ICP备(11002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