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养殖专家 > 养鸡场 > 当前流行疾病 > 正文
    春季谨防肉鸡慢呼
作者:bioob  更新日期:2016-07-02 06:20    点击次数:

  随着我国规模养鸡的发展,鸡支原体为主导的呼吸系统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日趋严重。混合感染后雏鸡患病死亡率可达40%~60%,成鸡产蛋率下降10%~40%,蛋的孵化率减少10%~20%,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特撰文就本病做一介绍和同行进行探讨。

  一、家禽支原体为主导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态势与流行特点。

  1、目前支原体在我国广泛存在。基本百分之九十的鸡舍能检出支原体存在,而没检出的鸡舍都于检查前进行过药物治疗。

  2、单纯感染减少,多与其他细菌和病毒形成复合呼吸道病。

  3、非SPF鸡胚活疫苗成为我国家禽支原体感染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

  4、鸡支原体是我国鸡孵化的主要胚胎病。

  5、引发疫苗接种后的疫苗反应。

  6、由此带来免疫障碍或各种因素导致携带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我国商品化鸡场呼吸道疾病难以根除的主要因素。

  二、发病原因及常见伴发因子。

  横向传染是鸡败血支原体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带菌的鸡蛋是主要传染源。各种年龄的鸡和火鸡都能感染发病,尤以1~2日龄鸡和5~6周龄火鸡最易感。病鸡和隐性带菌鸡是传染源,通过飞沫、分泌物、饮水饲料和器具等水平传播给健康鸡;带菌蛋等垂直传播是引起该病难以根除的原因。蛋壳带毒也是最常见的,如果孵化场在孵化期间消毒不严格,也会使传播加快。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气候突变最易发。常见伴发因子:

  1、鸡舍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灰尘较多、氨气过重、猫鼠惊吓、卫生不良等。

  2、鸡群发生传染性鼻炎、喉气管炎、支气管炎和寄生虫病等疾病引起继发感染。

  3、该病处于潜伏期时,接种疫苗等强应激会加速本病发生。

  4、饲养管理条件突然改变,维生素A等物质缺乏,鸡体抵抗力大降会诱发该病。

  三、临床症状

  鸡慢性呼吸道病潜伏期10~21天。病鸡以呼吸时发出躁音、咳嗽、流鼻涕、窦部肿胀突出如肿瘤物、发育不良、机体消瘦为临诊特征。雏鸡食欲减退、流浆粘性鼻液、摇头、结膜炎、眼睑肿胀。病程3~4个月,肉鸡生长滞缓;蛋鸡症状轻,呼吸症状不明显,产蛋量下降,鸡感染其它疾病则症状加重,死亡率大增。

  四、病理变化

  没有并发其他疾病时,病理变化比较轻,常发生轻度鼻炎和眼窝眶下窦炎,表现粘膜肥厚和粘液贮留,炎症进一步发展则波及气管、肺和气囊,在鼻腔和眶下窦中有黄白色奶油样或干酪样渗出物贮留,粘膜潮红肿胀,粘液增多;肺切面可见以支气管为中心的小叶性肺炎,气囊肥厚,有黄色泡沫样渗出物附着。陈旧病变时,气囊中含有干酪样物质。鼻腔、喉头、气管内有透明或混浊粘液,粘膜表面有灰白色干酪样物呈珠状。多数鸡眶下窦肿大,充血出血,窦内可见粘液或干酪物。气囊壁水肿增厚,表面见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呈念珠状。肺充血水肿,支气管周围形成淋巴组织增生的小结节,并间有肉芽肿样病变。并发感染的病鸡腺胃、肝脏和肠道出血,关节肿大;重者可见心包炎和肝周包膜炎。

  五、防制措施

  在讨论疾病防治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鸡相关的生理知识。鸡的呼吸系统由口、鼻、喉、气管、支气管、肺、气囊几个部分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鸡体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氧气在机体内的能量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葡萄糖在有氧环境中“燃烧“,供给鸡体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而在无氧或低氧的情况下,“燃烧“不能完全,能量供给率减低,乳酸的生成量增加。也许大家都有野外烧烤的经历吧?当氧气充足时,火旺烟少,氧气不足时,火暗烟多。这里 的“烟“非常形象地类似于机体内的“乳酸“。乳酸是一种强酸,它在体内积聚过多会使体内酸碱度的稳定受到破坏,从而使机体运动能力降低。

  呼吸系统提供氧气是一个机械性的过程。呼吸的频率和呼吸道的畅通是保障氧气供给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呼吸的频率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调节,因神经系统疾病而引起的呼吸系统障碍,在鸡中并不常见。所以,我们有理由把的工作重点放在保持呼吸道畅通这一关键问题上。

  什么原因能引起呼吸道畅通受阻呢?除了物理性的增生质(如肿瘤、鸡痘等)阻塞外,最常见的就是因感染而引起的粘性分泌物。关于这一点一般兽医人员都会很好的处理。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
  • 南方农村报
  • 中国动物保健
  • 梅里亚中国
  • 浙江海翔药业
  • 农业户
  • 兽药人
  • 养殖联盟
  • 畜牧人才联盟
  •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
    Copyright © 2011-2021 兽药专业网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专业网) 桂ICP备(11002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