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心养殖
  • 新兽药展
  • 牧贝网
  • 技术提升
  • 兽药入门
  • 快乐团购
  • 研发互助
  • 当前位置 :主页 > 开心养殖 > 鸡窝网 > 养鸡经验谈 > 正文
      肉鸡坏死性肠炎的防治
    作者:bioob  更新日期:2016-06-23 21:16    点击次数:

        疾病概述

        当前,由魏氏梭菌引起的肉鸡坏死性肠炎在部分地区广泛流行。天气持续干燥,使用劣质鱼粉等是本病的诱发原因、主要侵害2~5周龄地面平养的肉仔鸡,以严重消化不良、生长发育停滞为主要特征。经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压片镜检确诊为本病、经药敏试验确定用痢菌净、经氨节青霉素等治疗同时配合小肠球虫病的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养殖户采用地面平养肉鸡以来,坏死性肠炎经常发生。其发生特点是,大群中有10%~20%的鸡只发病,严重的消化不良,生长停滞。本病经常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或继发、且一般的药物和常规剂量难以产生疗效。给广大养鸡场(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并同时带来了饲养管理上的麻烦。

        2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

        本病涉及区域广泛,发病率为6%~38%,死亡率一般在6%左右。其显著的流行特点是,在同一区域或同一鸡群中反复发作,断断续续的出现病死鸡和淘汰鸡,病程持续时间长,可直至该鸡群上市。

        本病主要侵害2~5周龄地面平养的肉仔鸡,2周龄以内的雏鸡也可发病。病鸡表现明显的精神沉郁,闭眼嗜睡,食欲减退,腹泻以及羽毛粗乱无光易折断病鸡生长发育受阻,排黑色、灰色稀便,有时混有血液。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时,粪便稍稀呈柿黄色或间有肉样便。病程稍长,有的出现神经症状。病鸡翅腿麻痹,颤动,站立不起,瘫痪,双翅拍地,触摸时发出尖叫声。

        3病理变化

        眼观病变仅限于小肠,特别是空肠和回肠,部分盲肠也可见病变。肠壁脆弱、扩张,充满气体,肠粘膜附着疏松或致密伪膜,伪膜外观呈黄色或绿色。肠壁浆膜层可见出血斑,有的毛细血管破裂形成血晕。黏膜出血深达肌层,时有弥漫性出血并发生严重坏死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时,肠内容物呈柿黄色,混有碎的小血凝块,肠壁有大头针帽样出血点或坏死灶。

        4诊断

        本病常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极易被后者所掩盖。最后的确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

        4..1取小肠受损病变部位的肠黏膜刮取物涂片,火焰固定,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许多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肠杆菌。用该刮取物直接涂片、镜检,有时可发现数个艾美尔球虫卵囊,证明有球虫病并发。

        4.2无菌刮取有典型病变的肠黏膜(取自死亡后4小时以内的鸡),划线接种于葡萄糖血液琼脂上,37℃厌氧培养过夜,可生成几个圆形光滑隆起,淡灰色,直径2~4毫米的较大型菌落,菌落周围发生内区完全溶血、外区不完全溶血和脱色的双重溶血现象。挑取此菌落压片、染色、镜检发现与前面所述相同的细菌。

        4.3挑选典型菌落接种于牛乳培养基中培养8~10小时后,可见明显的“暴烈发酵”现象,凝固的乳酪蛋白成为多孔海绵状或分裂为数块。

        4.4药敏试验的结果是,该菌对青霉素类、痢菌净、链霉素高敏;对杆菌肽中敏;对复方敌菌净、庆大霉素不敏感。

        5防治方法

        该病确诊后,笔者制订了以治疗坏死性肠炎为主,兼治小肠球虫病为辅的原则。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投喂高敏药物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首先加强通风换气,全群隔日带鸡消毒一次。痢菌净0.03%饮水一日二次,每次2~3小时,连用3~5天;饲料中拌入15ppm杆菌肽和70ppm盐霉素。2周龄以内的雏鸡,100升饮水中加入羟氨苄青霉素15克,每日2次,每次2~3小时,连用3~5天。

        用药24小时后,粪便颜色明显改观,病鸡症状减轻,采食量增加,3天后症状消失,鸡群恢复正常,以后再加强用药2天。
        


    上一条:蛋鸡溃疡性肠炎的诊断及防治
    下一条:三黄鸡盲肠肝炎药物治疗

    上一篇:肉鸡禽流感与肾传支混感的诊治
    下一篇:肉仔鸡夏季肠炎的防治措施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
  • 南方农村报
  • 中国动物保健
  • 梅里亚中国
  • 浙江海翔药业
  • 农业户
  • 兽药人
  • 养殖联盟
  • 畜牧人才联盟
  • Copyright © 2011-2021 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界网站) 桂ICP备(11002837)号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