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牧专 张桂枝
鸡球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虫病,对养鸡生产危害极大。并且球虫的繁殖力极强,一个卵囊感染鸡只后,一周左右就可以产生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个子代卵囊,而且卵囊的抵抗力极强,在自然条件下,可在鸡舍周围的土壤中存活一年之久,并且一般常用消毒药对球虫卵囊没有杀灭效果。
目前,兽药市场上的抗球虫药品种繁多,导致养殖者不知道购买哪一种才好,或者造成滥用球虫药物,导致资源的浪费及成本的提高,无形中也增加了耐药性,使养殖者得不偿失,吃尽苦头。那么应该怎样合理使用抗球虫药呢?
1.重视抗球虫药物的预防作用
当前使用的抗球虫药,多数是抑杀球虫发育过程中的无性生殖阶段,待出现血便等症状时,球虫发育基本完成了无性繁殖开始进入有性繁殖阶段,这时用药为时已晚。即使使用药物也只能保护未出现明显症状或未感染的鸡,而对出现严重症状的病鸡,却很难收到效果。因此,为了更有效地驱虫,抗球虫药必须主要用作预防为主而不是治疗。
2.合理选用不同作用峰期的药物 掌握抗球虫药物作用的峰期,对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具有指导意义。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1~2天的药物主要有:氯羟吡啶、盐霉素、莫能菌素、马杜拉霉素、地克珠利等;而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3~4天的药物,主要有氨丙啉、球痢灵、氯苯胍、球虫净(尼卡巴嗪)、托曲珠利、磺胺氯吡嗪钠、磺胺喹恶啉、磺胺二甲氧嘧啶等。一般说来,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1~2天的药物抗球虫作用较弱,多用作预防或早期治疗用。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3~4天的药物,其抗球虫作用较强,多作为治疗应用。
3.为减少球虫产生耐药性,应采用轮换用药、穿梭用药或联合用药方案
(1)轮换用药方案
轮换用药是使用一种抗球虫药物一段时间以后换用另一种药物,一般以鸡的批次或3个月至半年为期限进行轮换。轮换用药的原则是替换药物之间不能有交叉耐药性,其化学结构不能相似,作用方式不要相同,药物的作用峰期也不要相同。一般在化学合成药物和聚醚类抗生素之间轮换,或者聚醚类抗生素中的单价离子药物和双价离子药物之间轮换。短期轮换则可在抑制球虫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和抑制第二代裂殖体的药物之间轮换。轮换用药法一般应有3~4种以上的药物轮换使用。例如,饲养的第一批肉鸡使用氯苯胍,第二批肉鸡使用马杜拉霉素,第三批肉鸡使用拉西洛菌素。轮换用药是通过改变不同化学背景的药物来预防和控制球虫病,因而能较大限度地阻止球虫产生耐药性,作用效果也较好。
(2)穿梭用药方案
穿梭用药是在同一饲养期内不同的生长阶段交替使用不同的药物。一般在同一批鸡的育雏阶段和生长阶段进行二药穿梭或在小鸡、中鸡和大鸡饲养中进行三药穿梭。穿梭用药使用的抗球虫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方式不要相同,并且要在球虫高发阶段使用高效抗球虫药物,低发阶段使用低效抗球虫药物。例如,在育雏阶段使用盐霉素,生长阶段使用球痢灵;或者雏鸡饲料使用氯羟吡啶,青年鸡饲料使用莫能菌素,成鸡饲料使用球痢灵。穿梭用药法由于针对生长阶段用药,因此在一定时间内效果较好,且能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但长时间使用较易产生耐药性并可能产生交叉耐药性。因此穿梭用药中化学合成药物的使用期一般不要超过一个月,聚醚类抗生素使用一般不要超过6个月。
(3)联合用药方案
联合用药法是一个饲养期内同时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球虫药物。联合用药时,一种药物可以弥补另一种药物的不足,所以能扩大抗球虫谱,延缓球虫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提高作用效果和药物的使用期限。例如,氨丙啉只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有效;若与乙氧酰胺苯甲酯联用,除对以上3种球虫有效外,对堆型艾美耳球虫和布氏艾美耳球虫也有效,扩大了抗球虫谱。另外,二氨嘧啶与其他磺胺类药物,氯羟吡啶与苯甲氧喹啉联用,也有较好的作用效果。联合用药较适宜于春季等球虫高发季节和球虫高发地区。
4.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法、合理的剂量、疗程应充足
抗球虫一般被制成预混剂添加于饲料或饮水中使用,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准确及搅拌混合均匀,而且为了取得好的疗效及防治耐药性产生,用药疗程一定要充足。另外,由于患球虫病的家禽通常食欲减退,但饮欲增加,因此通过饮水给药可使患病家禽获得足够的药物剂量,所以治疗性用药宜采用混饮给药。
5.注意配伍禁忌
Copyright © 2011-2021 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界网站) 桂ICP备(11002837)号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