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心养殖
  • 新兽药展
  • 牧贝网
  • 技术提升
  • 兽药入门
  • 快乐团购
  • 研发互助
  • 当前位置 :主页 > 开心养殖 > 鸡窝网 > 养鸡经验谈 > 正文
      禽球虫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
    作者:bioob  更新日期:2016-06-27 20:18    点击次数:

    垫料的管理在控制球虫病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其管理不可忽视。对垫料总的要求是:松、干、薄。
      高密度饲养是致病因素之一,当密度过大,鸡舍内空气较差,球虫病的发病率较高。
      网上饲养感染球虫病的机会是极低的。
      饲料因素
      饲料中的各种抗营养因子,如单植酸、宁酸、棉酚和抗胰蛋白酶等,饲料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K缺乏,限制饲养,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等都使球虫病的发生率提高。优质全价饲料能提高机体对球虫病的抵抗能力,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饲料组分在控制球虫病上具有重要意义,饲喂粗沙、颗粒饲料及粗纤维饲料也会降低球虫发病率。
      应激因素
      鸡的球虫病常在应激反应出现的几天后发生。这些应激反应包括营养失调、习性的改变、运输和气候变化等。剧烈的应激反应除有利于球虫病的发病外,还可促进球虫病的恶化。
      宿主差异
      鸡的品种、年龄、性别不同,对球虫病抵抗力有显著差别。一般而言,幼雏对球虫的易感性较大;公雏对球虫的易感性高于母雏;白鸡的抵抗力比褐色鸡的抵抗力差;品系越纯对球虫的易感染性越强。
      耐药性严重,药物防治失败的病例屡屡发生。目前各地分离的球虫均表现出对各类抗球虫药物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球虫耐药性的日趋严重是导致药物防治失败的原因之一,抗球虫药物的不正确使用则是导致药物防治球虫失败主要的原因之一,而抗球虫药物的不正确使用又加速了球虫耐药性的产生,使耐药的虫株日益增多,更多抗球虫药的防治效果显著降低,导致抗球虫药使用年限缩短。

    球虫虫株的种类、数量以及寄生部位虫株不同,其致病力也不同,感染数量未达到一定程度,其个体不表现出球虫症状。对中等毒力的虫株而言,感染数量过多时,所产生新的卵囊数却相应减少,称为“相挤效应”,不同虫株有其特定寄生部位,如果寄生部位发生改变其致病力会下降乃至消失。
      与其他病原关系
      组织损伤和肠道功能的变化可造成各种有害细菌的入侵和繁殖,在鸡体内大肠杆菌和球虫之间有相互作用。鸡群如受到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感染后,对球虫病的免疫力受到干扰容易引发球虫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可加剧球虫病,而球虫病会大大加剧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危害作用;球虫病和呼肠孤病毒同时存在时,鸡发生跗关节疾病的比例比单独发生呼肠孤病毒时大大提高;球虫病和黄曲霉毒素同时存在时,死亡率可高达60%。研究表明,球虫与其他肠道细菌具有协同作用,肠道细菌会起到增强球虫致病力的作用;球虫感染后可使机体对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易感性增强。
      当前流行特点
      发病率高,发病日龄广
      近几年来球虫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低日龄肉鸡发病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最早的可见8日龄鸡只发病,而产蛋鸡小肠球虫在一些地区也很流行。

    发病季节性越来越不明显 由于目前养鸡场大都实行集约化生产,人为控制环境的程度越来越高,球虫病季节性流行的规律已不明显,在温暖潮湿的育雏器中,一年四季都有发病的可能。
      慢性病例增多,临床症状不明显 鸡群感染了致病力较差的种属或轻微感染所引起的慢性球虫病时,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被忽视,因此造成了对生产性能的长期影响,从经济效益上讲,慢性球虫所造成的损失要比鸡群暴发球虫还要严重。
      与其他致病菌或病毒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率高 球虫可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使肠道的天然屏障系统被破坏,为肠道其他病原菌的入侵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同时球虫的大量繁殖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使有害菌群大量繁殖成为肠道优势菌群,从而引起球虫病和肠道病原菌的混合感染,加剧了肠道炎症症状,导致了鸡“肠炎综合征”、“肉鸡肠道综合征”或“肉鸡消化障碍综合征”等的发生。发生球虫病的鸡群还容易发生法氏囊病免疫失败,而传染性法氏囊病导致的免疫抑制,又可加重球虫病的症状,增加球虫病的严重程度。
      防治对策
      搞好鸡舍卫生,切断球虫传播途径 圈舍通风、干燥和适当的饲养密度,及时清除粪便,定期消毒等,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对病雏严格淘汰。从种源可靠的禽场进雏鸡或种蛋。康复鸡要和健康鸡群隔离饲养。饲料要保证全价营养、饲料保持新鲜、卫生。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增加鸡体抵抗力。
      合理使用药物预防 在球虫病高发日龄,使用敏感抗球虫药物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使用的抗球虫药,多是抑杀球虫发育史的早期阶段,而出现血便症状时,用药,只能保护未出现明显症状或未感染的鸡,而对出现严重症状的病鸡,很难收到效果。因此到了易感日龄(2周以后)或流行季节,应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笔者建议用药预防方案:8日龄~15日龄用中威杀球灵每瓶兑水150千克,连用3天~5天,30日龄用球克治每瓶兑水150千克,连用3天~5天。当球虫暴发时用球克治每瓶兑水100千克,同时配合威佳新每瓶兑水400千克连用4天,效果比较明显。
      正确使用疫苗防治 可选用安全、高效、价廉的疫苗。
      使用抗球虫中草药 临床上也有良好预防和治疗作用,与西药结合使用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并且还能降低西药的使用量,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TAG: 球虫病 特点

    上一篇:夏季鸡球虫病的 综合防治 措施
    下一篇:鸡球虫病免疫技术要点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
  • 南方农村报
  • 中国动物保健
  • 梅里亚中国
  • 浙江海翔药业
  • 农业户
  • 兽药人
  • 养殖联盟
  • 畜牧人才联盟
  • Copyright © 2011-2021 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界网站) 桂ICP备(11002837)号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