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 病猪发病初期关节肿大,跛行,卧地不起。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1℃以上,呈稽留热,呼吸促迫,心跳增数,粪便干燥,有的呈算盘子状,粪便表面常有粘液。后由一肢变为两肢疼痛。病猪耳部、胸部、腹部出现紫斑。
剖检情况:皮肤上有生前样的紫斑,尸僵不全,血液凝固不良。口鼻流出血样泡沫状的液体,气管内充满泡沫,肺有出血斑;心包积液呈淡黄色,心内膜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充血、出血。脾脏肿大,肾呈现紫色。关节部皮下胶胨样水肿,水肿液为淡黄色。切开关节切囊有乳酪样物,关节滑液变浊,关节滑膜充血,关节呈浆液纤维素性症。
防治措施
(1)发病后全场立即进行普查,隔离病猪,减少传播;对有脓肿,尿囊积液,后肢麻痹,瘫痪的病猪予以淘汰。
(2)加强环境消毒和畜体消毒,舍内每日1次,舍外隔日1次;消毒药品交替使用,连用1周;在饲料中加入抗菌素如土霉素和金霉素。添加量为0.1%-0.2%,连用7 d。
(3)对有价值的病猪以肌注大剂量青霉素加安乃近,一侧颈肌注射,另一侧颈肌注2.5%恩诺沙星1 mL体重),2次/d,连用3 d,未痊愈或反复的病猪,肌注阿莫西林油剂(0.1 ml/g)。
预防措施 非污染猪场应于5-10月份对3-5日龄口服4头份首次免疫,50-60日龄肌注2头份加强免疫;种猪每年4月份污染猪场应全年对7日龄仔猪免疫1次。45日龄第二次免疫;种猪每年4月份和10月份2次免疫。
目前已进入高温高湿多雨季节,也是各类病原微生物开始繁衍猖撅、各种动物疫病易发的关键时期,一些养殖户并没有很好地对自家的动物进行防护,这样很容易给一些流行病创造机会,特别是猪链球菌病。链球菌病是由多种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包括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和猪淋巴结脓肿。本病急性常发生于出血性败血症和脑膜炎;慢性以关节炎、心内膜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及组织化脓等为特征。
病原体 为链球菌属中的致病性链球菌。此菌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不运动,革兰氏阳性。对培养条件较严格,为兼性厌氧菌。一般分为三群,分别为溶血性链球菌,致病性强;草绿色链球菌,致病力弱;不溶血性链球菌,一般不致病,无致病性。
流行特点 链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各种年龄的猪只均可发病,但败血症型及脑膜脑炎型多见于仔猪,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中型大小的猪只。病猪和带菌猪为主要的传染源。伤口为重要的传播途径。
临床症状 败血症型 最急性型一般无任何症状即死亡。稍微晚一点的可见体温升高40.5℃~42℃,呈稽留热,眼结膜潮红,流泪,有浆液性鼻液,呼吸急促,心跳快,大便秘结,尿色黄,有的尿血。
脑膜脑炎型 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后的小猪,除具有一般症状外,还可见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转圈,站立不稳,四肢麻痹,空嚼,磨牙等。病猪常倒卧于地,四肢做游泳动作,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