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养殖专家 > 养猪场 > 防治方案 > 正文
    猪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治方案
作者:bioob  更新日期:2016-06-16 06:25    点击次数:

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不同临诊类型传染病的总称。猪链球菌是猪的一种常见和重要病原体,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和淋巴结炎为主要特征。该病多见猪只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少部分发生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严重病例病情进展非常快,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

一、流行病学

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通常以夏季7-10月份出现大面积流行,发病多,死亡率效高。病猪和带菌猪是重要的传染源,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猪肉、内脏和废弃物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原因,猪链球菌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经皮肤、粘膜创伤感染。

二、当前流行情况

湖南百宜集团技术服务团队长期接触基层猪场服务,每年接诊无数猪链球菌感染病例。调查发现:从外地引入带菌猪,混群、免疫接种、高温高湿、气候变化、圈舍卫生条件差等应激因子使动物的抵抗力降低时,均可诱发猪链球菌病。

目前链球菌病的流行趋势以10-25千克猪感染为主,多见关节炎、脑膜脑炎等临床症状。特别是由于脑膜脑炎引起的倒地不起,治愈率低下,给猪场带来效大的经济损失。

三、 临床症状

在临诊上,猪链球菌病主要分为败血症型、脑膜脑炎型、关节炎型和淋巴结脓肿型。

3.1 急性败血型

急性病例的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2℃,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流浆液状鼻液,呼吸急促,问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3-5天内死亡。发病率一般为30%左右,死亡率可达80%。

3.2 脑膜炎型

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小猪,病初体温升高至40.5-42.5℃,停食,便秘,有浆液性和黏性鼻液,会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急性型多在30-36h死亡。

亚急性或慢性型病程稍长,可坚持3-7天左右,逐渐消瘦衰竭死亡,或少见自行康复。

出现神经症状,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
  • 南方农村报
  • 中国动物保健
  • 梅里亚中国
  • 浙江海翔药业
  • 农业户
  • 兽药人
  • 养殖联盟
  • 畜牧人才联盟
  •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
    Copyright © 2011-2021 兽药专业网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专业网) 桂ICP备(11002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