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控疫情时,完全照搬过往经验是要不得的,因为“每一次疫情暴发都是独特的”。
遵循科学精神,盲目乐观百害而无利
就在美国疾病及预防中心专家证实,这次流感现阶段无法受到控制时,来自中国的专家却在说,已研制出猪流感疫苗,猪流感可防、可控,并不可怕。
这次流感对全球来讲,都是一个崭新的医学课题。那么我们究竟怎么做到,在疫情刚发生时就完全掌握了防治方案和技术?中国专家这么有信心,恐怕只是为了稳定人心,报喜不报忧吧…[详细]
未雨绸缪,医疗防疫必须要有紧迫感
在人员流动全球化态势下,疫病的“前线”随时在变动。在等待猪流感突入国境前,政府当预设部署。我国在2003年颁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了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和社会动员等内容。但对目前这种尚未发现病例,却又急需防范措施的情况没有明确说明。本次严重的猪流感事件,应提前做好应对不测的机制准备,一旦出现病例或更糟的情况,能够迅速从备战转入应战…[详细]
避免过度反应,误判疫情的前车之鉴
目前没有人能够下断论说,大规模疫情是否近在眼前。政府也很有必要避免公众恐慌和反应过度,以免比疾病本身造成更大的损害。美国1976年出现猪流感病例,政府在全国各地紧急动员,4000多万人接种猪流感疫苗,结果原来估计可能造成美国超过5000万人生病的猪流感却没有爆发,但后来有25人死于疫苗的副作用。这一前车之鉴给医学界和政府的教训是:试图预测流感疫情是冒险行为…[详细]
争分夺秒研制疫苗和特效药是希望所在
防控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及时找到应对的办法。临床迹象表明,“达菲”、“乐感清”两款药物可能有助于治疗猪流感。药剂师提醒说,滥服“达菲”会导致人体的抗药性,一旦染上猪流感更难医治。但随着病毒不断“变异”,“达菲”能维持多久并不知道。紧急研发一种针对新型流感病毒的疫苗,很可能需要6个月,但这方面的努力仍值得付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