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养殖专家 > 养猪场 > 防治方案 > 正文
    猪病诊断技术
作者:bioob  更新日期:2016-06-21 19:09    点击次数:

在猪场的临床诊断中,有的病猪症状典型,易于诊断,但也有的病猪不典型,症状复杂,病变多样,难以确诊。仅凭临床诊断的知识和经验是不够的,需要多种诊断方法和手段配合,才能确诊。

一.猪病的症状诊断

(一)高热为主要症状的病因和鉴别诊断

1.发热概述 猪的正常体温为38℃-40℃,(肛门温度)。当外界气温高、运动和采食后、母猪在分娩前后以及仔猪的体温稍高,或暂时发生变化,但若持续地超过40℃以上,则为发热。

猪体温保持恒定,主要是通过产热和散热两种作用互相协调。发热是指机体在“内生性致热原”的刺激下,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确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的一种防御适应性反应。其特点是:产热过程增强,散热能力降低,从而使体温升高和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与物质代谢发生改变。

发热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和炎症性疾病过程中最常伴发的一种临床症状。由于不同疾病所引起的发热常具有一定的特殊形式和恒定的变化规律,所以临床上通过检查体温和观察体温曲线的动态变化及其特点,不但可以发现疾病的存在,而且还可作为确诊某些疾病的有力根据。

2.发热的发展过程

(1)体温上升期 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使散热减少,同时肌肉收缩增强,肝、肌糖原分解加速,使产热增多。这时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心跳、呼吸加快,寒战,喜钻草堆。

(2)高热期 此时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维持平衡,散热过程开始加强,皮肤血管舒张,产热过程也在减弱,所以体温维持在较高水平上。病猪表现皮温增高,眼结膜充血、潮红,粪便干燥,尿少黄短。

(3)退热期 由于机体的防御功能增强或获得治疗,体温逐渐下降,病猪的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大量排汗、排尿,产热减少。若病猪体温骤降则会引起虚脱甚至死亡。

3.发热的类型

(1)根据病猪体温升高的程度分微热、中热、高热。

(2)按病猪的热型曲线分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定型热。

4.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及治疗原则

发热在一定限度内是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措施,短时间的中度发热对机体是有益的。因为,发热不仅能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活性,帮助机体对抗感染,而且还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对致热原的消除能力。此外,还可使肝脏氧化过程加速,提高其解毒能力。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
  • 南方农村报
  • 中国动物保健
  • 梅里亚中国
  • 浙江海翔药业
  • 农业户
  • 兽药人
  • 养殖联盟
  • 畜牧人才联盟
  •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
    Copyright © 2011-2021 兽药专业网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专业网) 桂ICP备(11002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