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JournalofEnshiTechnicalCollege(ComprehensiveEdition)
第21卷第3期2009年第3期
No.3Vol.21(No.32009)
仔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防治药物筛选与防控
龚云登1周代军2
(1.湖北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易志恩3
恩施
445000;
2.恩施市畜牧兽医局,湖北3.恩施州畜牧兽医局,湖北
恩施恩施
445000;445000)
摘要: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引起危害仔猪健康的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急性出现败血症。对发病猪场疑似病料的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分离菌株符合沙门氏菌检验标准,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降低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沙门氏杆菌诊断防控中图分类号:S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0000-2011/ES(2009)03-0061-03
仔猪副伤寒(Paratyphusswine)又称猪沙门氏菌病(Swinesalmonellosis),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猪霍乱沙门氏菌(S.choleraesuis),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等血清型
的菌株引起的一种仔猪的高热传染病[1]。本病多发于1-4月龄的仔猪,急性病例表现为败血症,慢性病例为坏死性肠炎,或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2],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具有多重耐性的猪霍乱沙门氏菌流行对人类健康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3],本文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试验、血清学凝集试验、动物实验对发病猪场疑似病料的细菌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分离菌株符合沙门氏菌检验标准,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进行治疗,从而降低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1发病情况
湖北恩施自治州某中型猪场,饲养总头数约1,500头,2008年5月24日发现保育小猪发病,猪只精神不振,厌食,其耳翼、四肢末端及腹部发绀,并有黄色泥状下痢现象,其发病率约16%,致死率约40%,畜主曾在饲料中添加磺胺嘧啶钠以及注射青霉素,但病情并无改善,请当地兽医用泰乐菌素、阿莫西林作肌肉注射,未见明显好转,于2008年5月29
收稿日期:2009-06-15
日向我院求援。
22.1
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
病例为散发性,周边养殖户未见猪只发病,
2008年5月14日,畜主从恩施某种猪场购进一批仔猪,观察一个星期后合群,合群4天后发病,感染猪多是2-3月龄断奶仔猪,大猪与种猪未见发病,同时5月份以来,恩施气候多变,阴雨连绵,早晚温差大,加之猪场栏圈建设不合理,饲养密度高,严重拥挤,猪舍潮湿较污秽,由此推断,引种、合群、气候多变、饲养管理不善是本次发病诱因。
2.2临床检查
急性型病猪,初期体温升高到41-42℃,精神沉郁,伏卧,食欲废绝,呼吸困难,步行摇晃,呕吐与腹泻,有时有腹疼症状,耳尖、颈、嘴尖、前胸、腹下、蹄尖、尾根皮肤有蓝紫色斑点。暴发初期,少数病猪不显任何病状死亡,少数出现病状后24h即死亡,多数病程为2-4d,病死率很高,经剖检发现有急性败血症变化。
亚急性病猪,体温40.5-41.5℃,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寒颤喜卧扎堆,上下眼睑粘附黏性或脓性分泌物,病初便秘后下痢,粪便淡黄色或淡绿色,带有
作者简介:龚云登(1965-),男,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养殖技术推广及动物疫病防治。
61
Word文档免费下载:仔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_防治药物筛选与防控 (下载1-3页,共3页)
Copyright © 2011-2021 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界网站) 桂ICP备(11002837)号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