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兽药专业 > 新兽药研发 > 正文
    兽医也有大作为--袁宗辉
作者:bioob  更新日期:2016-07-25 12:52    点击次数:

袁宗辉 兽医也有大作为  
 
记者 袁一雪

从新药的研发,看到的是袁宗辉创新工作的一个方面,在兽医药行业中,这位西班牙皇家兽医科学院新晋的外籍院士一直默默无闻守护着我们的饮食安全。

2014年7月初的一天,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袁宗辉博士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这是从欧亚大陆的彼端——西班牙打来的长途电话。更让袁宗辉意外的是,电话的那头是西班牙皇家兽医科学院,通知袁宗辉已入选该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当时真的没想到,因为国内评选院士需要自己填表,还要学术单位或相关院士推荐,但是西班牙皇家兽医科学院则是先定下需要增加外籍院士的目标,再由院内全体院士投票选择。”袁宗辉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说。

7月,袁宗辉前去西班牙领取了外籍院士的证章和证书,并应邀在院士大会上做学术报告。目前,西班牙皇家兽医科学院共有4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法国、荷兰、中国和澳大利亚。只有取得了国际公认的独特专业成就的科学家,才会被提名和当选为该院的外籍院士。袁宗辉恰恰是2014年外籍院士提名中得票最高的那个。

也是在今年7月,袁宗辉在法国出差时,通过一位友人电脑查询,才知道自己二十多年前发表的论文的“H-指数”已达到25,已然达到国际知名专家论文引用数量的标准。“这个引用指数很客观。”袁宗辉说道,这是他没有想到的。因为在此之前,袁宗辉从未关心过自己发表的论文被多少人引用过。

这或许与兽医、兽药科研领域在国内重视程度不高有关,但实际上,这看似边缘的专业,其实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

“异类”专业

袁宗辉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入大学的学生。当时报考专业并不是由个人报志愿,而是国家统一分配。清华大学的数理化专业是当时不少人被分配的志愿,但是袁宗辉的专业显然是个“异类”——华中农业大学的兽医专业。

在国人的认知中,与动物打交道并非一个理想的职业,工作环境脏乱、条件艰苦,甚至可能受到动物的攻击,这让很多人对这个行业并不看好。“那个时候,我们班上三十多个人中,只有五个女生。社会上许多人觉得不好与动物打交道。”袁宗辉说,“给动物看病比给人看病难得多,因为人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但是动物不能。更难的是,人的解剖生理差不多,只有个体间差异,但动物种类繁多,狗、猫、牛、羊、猪、鱼的则完全不同,除个体差异外还存在种属差异。”“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都是兽医要管的。”

面对这个看似艰苦的专业,袁宗辉没有怨言。相反,经过本科扎实的基础学习后,他认为兽医药理学前途远大,并正式开启了研究生涯。“国外很重视兽医工作,因为它不仅仅与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关,还与公共卫生有关,比如人畜共患病的防控。”袁宗辉介绍道。更重要的是,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不少动物都在“食谱”中,那么动物吃了药,能否迅速代谢,药物及其代谢物是否在动物性食品中发生残留,是否会污染环境,对人的健康是否会有危害,这些都是兽医药理学及毒理学研究范围。“至于兽药合理使用和残留控制,更离不开我们。”

连袁宗辉自己都打趣说,其实“兽药”比人药更接近人类,因为人只是在生病的时候才吃药,但是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却是每个人几乎每天都要吃的。“当然,如果食物中的药物残留不超过安全限量,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白手起家

尽管兽医的角色不可或缺,但这个专业在发展之初也经历过一穷二白的阶段。“刚入学的时候,兽医药理课总共不到100多学时。由于我对药理感兴趣,我额外读了许多与兽医药理有关的专著和文章。”袁宗辉说。然而,这并没有干扰袁宗辉在兽医药理领域潜心科研。四年本科之后,他毅然报考研究生。

当时,袁宗辉报考的导师只有1个招录名额,而考生却有13个,其中就包括两名与袁宗辉同班的同学。经过考试,袁宗辉脱颖而出,从“文革”后的第一批本科生成功“晋升”为第一批硕士生,最后成为我国第一名兽医药理学及毒理学博士。“我那时没有想过要出去留学,相信在国家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努力,这个专业会做大做强。”袁宗辉告诉记者。然而,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科研条件尚不完善。“我们做实验所需的动物、相关设备、器皿、试剂,都得自己去市场和商店购买。每个数据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袁宗辉回忆道。直到2002年,袁宗辉博士毕业15年后,科研条件才开始好转。

困苦的科研经历,让毕业留校任教的袁宗辉深深认识到,必须改善研究条件。1994年,袁宗辉回到本科和硕士学习过的华中农业大学工作。当时,华中农业大学的兽医科研还处于起步阶段,几乎一切都是白手起家。

不气馁,不放弃,依靠不懈的努力,如今的华中农业大学兽医药理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国际上无人识,到现在的研究条件比国外还要好,袁宗辉本人也成为西班牙皇家兽医科学院外籍院士,这其中付出的努力不只一点点,“这么多年我和我的团队几乎没有节假日,即便是春节也往往从初一就开始工作。”

更让袁宗辉颇感欣慰的是:“现在,我们的实验室是国家四个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之一,在华中农业大学的四个国家级实验室中占有两席,另外还是两个部级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实验室。我们的实验室不仅能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还能招博士后和留学生。”现在,由袁宗辉一手创建的华中农业大学兽医药理学及毒理学实验室面积共有5000多平米,精密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总值近6000万元。

更重要的是,现代人对动物与自然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兽医的行列之中。

创新工作

从得知自己成为外籍院士,到前去领取院士证书与证章,袁宗辉的生活与工作似乎没什么改变。现在,袁宗辉最关心的是正在走报批程序的一种新兽药。

新兽药倾注了袁宗辉与近百名研究生二十多年的心血,“在这之前,我国没有独立自主研发的兽药,都是进口药或仿制品。”袁宗辉说。尽管新药的报批遇到些困难,不过袁宗辉对于这个新兽药依然信心满满,因为它不仅可以控制动物的疾病,还可以改善生产性能,更为关键的是它安全,不会对动物性产品的消费者造成任何危害。

从新药的研发,看到的是袁宗辉创新工作的一个方面,在兽医药行业中,袁宗辉一直默默无闻守护着我们的饮食安全。喹乙醇残留检测方法就是他的另一项重要创新。

喹乙醇又名喹酰胺醇,虽然并无直接数据证明其对人体有害,但是在动物实验中,它都具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因此喹乙醇在美国和欧盟都被禁止用作饲料添加剂。《中国兽药典》(2005版)也有明确规定,喹乙醇被禁止用于家禽及水产养殖。因为喹乙醇具有令动物食用饲料减少但体重保持不变甚至增加的作用,所以依然会有人将其用于动物喂养。

可怕的是,因为喹乙醇在动物体内很快被代谢,很难从肉质检测中觅到其踪影。为了国人不被不法商贩的意欲熏心“伤害”,国家也在积极寻找办法。一筹莫展之时,袁宗辉带领团队将喹乙醇攻关成功。他们通过代谢和消除规律研究,最终发现喹乙醇在动物体内消除最慢的代谢产物,然后将其制成标准品,建立残留检测法和快速检测试剂盒。现在全国都在使用袁宗辉团队研制的标准平和残留检测法。

对未来,袁宗辉还没有太多的计划,但是因为成为西班牙皇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关系,让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又有了新内容。“我想今后我们与国际的交流特别是西班牙的交流,包括合作项目会增加,促进两国相关科技发展。”袁宗辉说。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
  • 南方农村报
  • 中国动物保健
  • 梅里亚中国
  • 浙江海翔药业
  • 农业户
  • 兽药人
  • 养殖联盟
  • 畜牧人才联盟
  •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
    Copyright © 2011-2021 兽药专业网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专业网) 桂ICP备(11002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