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学习进阶 > 正文
    防治禽呼吸道病的中西药合剂
作者:bioob  更新日期:2016-06-25 17:23    点击次数:

目前市售的防治禽呼吸道病的药物中,除标明是国标单方的化药以外,就是中西药合剂或是标明为纯中药制剂的产品了。由于国家政策法规的禁控限制,化药产品所能达标涉及的原料和组方就那么些,疗效也是多年实践检验过的;新特药研发上市又缓慢,所以,兽药厂家与养殖用户都期待着中药或中西药合剂能有所突破。就禽的呼吸道病特点说,目前已知的纯中药方剂能与化药比疗效快捷的尚不多见,有些标榜为纯中药制剂的也未必真如标签文字表述的那般。那么,中西药合剂是不是就会名正言顺、名至实归的成为禽药市场上的主角呢?笔者以为是能够成主角的。就是说,在今后的禽呼吸道病防治中,纯中药、单化药无论名义还是实质都不会有超过中西药合剂的业绩突破。这样说并不是要轻视二者,而是二者一旦实现了真正技术层面的融合与提升并应用于临床一线,防控禽呼吸道病的形势就会大为改观。

由于化药使用的诸多限制,又由于研发与临床实践业已证明化药可以和多种中药合剂而无不良反应(包括注射剂、饮水剂、散粉剂),笔者在这里不谈化药种种,主要想探讨防治禽呼吸道病的中西药合剂中的中药药理疗效和大致的研发走向,以供业内同仁参考。

从中药的药理功效上说,具有止咳平喘化痰清热解毒的药材很多,但限于成本、产地、产量、来源、制作工艺、已有疗效经验的缘故而能够为畜禽临床应用的——兽药企业常用的药材也就有二十几种(今后当然还会开发出更多种)。这里,温寒化痰药有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等,清热化痰药有瓜蒌、贝母、马兜铃、冬瓜仁等,止咳平喘药有杏仁、桔梗、百部、款冬花、紫菀、芥子等。还有大青叶、甘草、黄芩、板蓝根、麻黄、石膏、连翘、穿心莲、金银花、菊花、知母、栀子等都是主体原药成分。

中医讲究用药分清症候与药性,由于我国中兽医学的基础理论是以家畜为临诊对象来积累提炼形成的,故对家禽疾病的成因、性质、症候认知、理方施治存在临床上的分歧;目前尚属于经验积累阶段,从理论指导意义上说,远不如家畜病用药那样成熟完善。例如对禽流感的认知,是寒症还是热证(热邪)?是寒湿外邪所致的还是风寒实热所致的?没得病时的正证(也就是机体的阴阳保持的平衡,无过盛无不及。)是因何缘故一夜间被邪证打败了?是邪入阴还是邪入阳?是虚症还是实症?是表症?从呼吸道炎症看就是;是里症?从内脏病变出血看也是,是辩证的二者皆是?还是寒热互换?禽流感是发热恶寒还是恶寒而不发热(比如温和型流感)?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是靠药物来纠正的,这里化药起的是什么作用?各味中药又是怎样君臣佐使的?各家说法不一,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们的思路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禽流感是西医理论的命题,自古至今,中医中药典籍里并无与当代禽流感相符的病症记载!又如,有的中兽医文献对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表述,先说是传喉病毒感染所致“以呼吸困难,呈典型的伸颈张口喘息,咳嗽,咳出带血的渗出物,喉部气管黏膜肿胀、出血、溃烂等为主症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接下来对主症和病因的描述与现代兽医教科书无异;再接下来又用中医术语来解释说,是“疫毒之邪侵入鸡体,阻滞肺经而致肺气不宣,酿液成痰,痰阻气逆,肺失肃降,则咳则喘,邪郁而化热,热结咽喉,则咽喉肿胀、糜烂。”就笔者的理解,这样的解释可能适用于包括禽流感在内的数种禽的呼吸道病,就是说有共性而少个性!并且,众所周知,鸡的传喉,从解剖层面看绝少有肺部的典型病变——除非是继发感染或并发症。那“肺气不宣,肺失肃降,邪郁而化热”又从何说起呢?肺受了那么大侵害却无病变,支气管也无大碍,只是传导热结于咽喉?那鸡的传喉疫苗接种算不算“疫毒之邪侵入鸡体”?侵入了为何不至“阻滞肺经”?所以,笔者以为,以传统医理来探讨、区分症候仍带有很大程度的经验主义、实用主义、文牍主义和烦琐哲学。笔者以为,与其以传统医理来套搬现实病症,不如依据中药药理和临床使用经验来印证提炼中药的疗效,这样来的快,也不会陷入故纸堆中进行耗时费力的无穷尽思辨。诚然,中医药学是同本同源的一个整体,割裂医理而单讲药理不是整体的辩证思维,可问题是,已有的中医药学典故缺乏这方面的提供!怎么办?只有坚持实践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应用中药的实践中学会用药,理解用药,由用药来促进禽病中医理论的完善和中药防治的水平提升。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
  • 南方农村报
  • 中国动物保健
  • 梅里亚中国
  • 浙江海翔药业
  • 农业户
  • 兽药人
  • 养殖联盟
  • 畜牧人才联盟
  •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
    Copyright © 2011-2021 兽药专业网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专业网) 桂ICP备(11002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