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视等媒体曝光了南京自来水检出抗生素和南京溧水区部分养鸭户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后,引起广大消费者高度关注。部分读者给本报来电询问:在畜禽养殖中使用抗生素类兽药有哪些要求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李赛明。
要正确认识兽药
李赛明告诉记者,养殖户和消费者都要正确认识兽药。兽药具有双重性,安全用药能使兽药发挥最大效能,达到防病治病,保障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的目的。反之,盲目用药、滥用兽药,甚至违法使用禁用药物,不仅达不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浪费钱财,还会造成动物源性食品的药物残留,容易发生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
养殖户一定要购买合法兽药。首先要从通过农业部GMP认证、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或取得进口兽药注册证书的国内外合法生产企业购买兽药。其次要从兽药GSP验收合格,持有《兽药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采购兽药 (通过兽药GSP验收合格的《兽药经营许可证》标注有“经审核,符合《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准予从事兽药经营”的红色字样)。
正确使用兽药
养殖户一定要正确使用兽药。各养殖场必须严格按照适应症、用法与用量、休药期、免疫规程等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兽药,农业部兽用处方药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还要严格按照规定凭执业兽医师开具的处方购买、使用处方药。各饲料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合理使用兽药,不是“兽药添字”产品批准文号的兽药预混剂不准在饲料中违规添加使用;兽用原料药不得直接加入饲料中使用,必须由兽药厂制成合法预混剂后方可添加到饲料中。各养殖场要严格按照农业部监制的《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规定,建立完整真实的用药记录,各饲料生产企业要按照我厅统一监制的《饲料生产企业兽药使用记录表》,建立完整真实的用药记录。
李赛明说,兽药休药期指畜禽最后一次用药到该畜禽许可屠宰或其产品(乳、蛋)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休药期是依据兽药在可食性组织的残留浓度及其消除规律的实验数据来确定的。临床用药后,有95%的把握可以保证99%的用药动物,其组织中残留都低于都低于最高残留限量。
抗生素类兽药的分类
抗生素类药包括以下七种:(1)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克拉维酸等;(2)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双氢链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阿米卡星、大观霉素、安普霉素等;(3)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泰乐菌素、北里霉素、替米考星等;(4)四环素类:包括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等;(5)多肽类:包括多黏菌素、杆菌肽、维吉尼霉素等;(6)离子载体类:又称聚醚类,包括莫能霉素、盐霉素、马杜霉素、海南霉素等;(7)其他抗生素:包括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林可霉素、黄霉素、泰妙菌素等。抗生素类兽药使用注意事项
李赛明告诉记者,首先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弄清治病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条件时应作药敏试验,这样既可对症下药,又可节省用药,减少开支;第二注意用量及疗程,一般开始用药时剂量宜稍大;急性传染病和严重感染时剂量也宜稍大,而肝肾功能不良时,按所用抗生素对肝肾的影响程度酌情减少用药量,给药途径也应适当选择,严重感染时多采用注射给药,一般感染和消毒感染以内服为宜;第三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不要滥用抗生素,不宜长时间使用一种抗生素,可将有效的各种抗生素交替使用;第四防止影响免疫反应,在进行各种预防菌苗接种前后数天内,不宜使用抗生素;第五防止产生配伍禁忌,抗生素之间以及抗生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有时会产生配伍禁忌,引起不良反应,应设法避免。
李赛明说,动物也有过敏反应,也应当进行皮试。但现实生活中的兽医,很少对动物进行皮试,也曾发生动物产生过敏反应而死亡的事。为了减少损失,对一些敏感性强的名种畜,宜进行皮试为好。同一类别的抗生素不能同时使用,因为在同一种类抗生素中,有一种抗生素有效的情况下,一般不用同一类的另一种抗生素,同时使用不仅不能增加疗效,还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与增加用药成本。
(本报记者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