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养殖专家 > 养鸡业 > 当前流行疾病 > 正文
    中兽药对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作者:bioob  更新日期:2016-06-18 08:04    点击次数:

中兽医学认为,肺为娇脏,主一身之表,容易感受六淫、疫疠等多种病原而发病。禽类动物更是如此,呼吸道与气囊相通,庞大的黏膜表面直接与空气接触,当空气中病原密度升高或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时便极易引起感染。鸡的传染性喉气管炎(ILT)、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鸡毒支原体感染(MG)因其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和严重影响生产性能而常常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由于疫苗等多方面的因素,致使上述疾病在我国的发生与流行还相当普遍,对于IB等病毒性疾病迄今没有有效的西药可以治疗,而鸡毒支原体感染以及其它合并发生的细菌性疾病,也因抗生素使用会引起药物残留危及食品安全而为日本、美国、欧盟及世界各国严加限制。因此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用于IB、ILT及MG等控制是养禽业的当务之急。 一、IB、ILT、MG的危害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危害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IBV可感染不同日龄的鸡。雏鸡感染后常引起呼吸道或肾脏病变而死亡;产蛋鸡感染后产蛋量和鸡蛋品质下降,甚至死亡;肉鸡生产能力下降。同时,使饲料报酬降低,死淘率增加。该病自1987年在我国流行发生以来,死亡率随年龄的不同可达25%~90%。据《世界家禽》1999年资料,全世界的禽病中,以呼吸系统疾病最为严重,其中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世界大多数地区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国内每年因本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以上。在规模化饲养条件下,IB感染率更高,病型更加复杂,防治难度更大,危害更加严重。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一种鸡的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发病率接近100%,死亡率10%~40%,蛋鸡产蛋量明显下降。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大部分地区有不断发生的报道,多呈地方流行性,并且发病的日龄有提前的趋势,最早发病可见20~40日龄, 产蛋鸡群感染后,其产蛋下降30%以上甚或停产。 鸡毒支原体(MG)是鸡慢性呼吸道(CRD)的病原。MG分布于世界各国,可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式传播。因此,它在鸡群中可长期存在和蔓延。根据血清学调查,鸡群的感染率为50%~80%。本病的死亡率一般不高,但往往会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而且病死率高达40%以上。据统计,MG感染鸡群后,雏鸡的弱雏率增加10%左右,蛋鸡的产蛋率下降10%~20%,肉鸡的体重减少38%,出栏期延长,饲料转化率降低20%,并可间接地引起大量的药费开支,并造成禽产品中药物残留而影响食品安全。由MG感染造成的损失是难以确定的,在1951年—1960年,由于MG感染并发某些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气囊炎造成的死亡和产蛋量下降使美国养禽业的年损失超过2千万美元(1960年美元值),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年损失达1亿5千万美元(1980年美元值)。患了MG的鸡相比之下到底损失多少,这又主要依据受感染的日龄和严重性而定。 二、中兽药防治IB、ILT及MG IB、ILT以及鸡MG感染,中兽医诊断统可称作气血两燔的风温症,其病因为风温邪毒浸浮肺心所致。病机:风温之邪上受犯肺,致卫失疏泄,肺失肃降,形成痰湿内聚,热不得越而内郁,热毒内陷入血,致症见“肿胀、出血、黏膜糜烂”;“气道粘液黄稠雍塞,精神沉郁,咳喘时作。”此时治不得力,可致恶性循环,窒息而死。近十年来,我国中兽医工作者按照中兽医学理论知识,采用中药防治ILT、IB和MG感染取得满意效果,其中不乏人工感染病例的防治试验。 (一)ILT、IB的中药防治 张文彬等以牛黄、板蓝根等为主组成的“7811”粒剂在人工感染病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量的自然感染病例试验

    相关文章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 广东温氏食品
  • 南方农村报
  • 中国动物保健
  • 梅里亚中国
  • 浙江海翔药业
  • 农业户
  • 生活娱乐
  • 养殖联盟
  • 畜牧人才联盟
  •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
    Copyright © 2011-2031 兽药专业网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专业网) 桂ICP备(11002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