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养殖专家 > 养鸡场 > 养鸡经验谈 > 正文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要点
作者:bioob  更新日期:2016-06-14 20:23    点击次数:

     一、动物疫病类别

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动物防疫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

一类动物疫病(17种),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包括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牛海绵状脑病、痒病、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

二类动物疫病(77种),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包括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伪狂犬病、牛结核病、猪乙型脑炎、魏氏梭菌病、棘球蚴等疫病。

三类动物疫病(63种),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疫病。

二、防制方针和原则

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实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原则。突出规模养殖场、交通沿线、城乡接合部和新老疫区等重点区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疫病,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

三、主要指标

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重点地区全覆盖免疫,散养户采取春秋集中免疫与月月补针相结合,规模养殖场(户)实行程序化免疫,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达到98%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应免密度达到100%;动物群体免疫抗体有效保护率常年维持在70%以上。对羊痘、狂犬病、炭疽、羊梭菌病等实行因病设防,进行区域性免疫。

四、防控措施

(一)综合性防控措施

1、疫病预防:主要是指对动物采取免疫接种、驱虫、药浴、疫病监测和对动物饲养场所采取消毒、生物安全控制、动物疫病的区域化管理和防疫承诺制等一系列综合性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

2、疫病控制: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发生动物疫病时,采取隔离、扑杀、消毒等措施,防止其扩散,做到有疫不流行;二是对已经存在的动物疫病,采取监测、淘汰等措施,逐步净化直至达到消灭动物疫病。

3、疫病消灭:一般是指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采取的措施,即指发生对人畜危害严重,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动物疫病时,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综合的“封锁、隔离、销毁、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强制措施,迅速扑灭疫情。对动物疫病的扑灭应当采取“早、快、严、小”的原则。病死畜禽要严格落实“四不一处理”规定(即不宰杀、不销售、不食用、不转运、对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兽医部门或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二)平时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清洁卫生、通风透气、冬暖夏凉;不同畜种要分圈饲养,饲养密度要适宜;不喂冰冻或发霉变质饲料,不饮污水。增强家畜机体的抗病能力。

2、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减少疫病传播。自繁自养可有效防止疫情发生,这是多年来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须外购时,应坚持从非疫区,经过免疫接种且在有效期内,经过检疫并有检疫证明的动物方可购买引进。凡新购进的牛、猪应隔离观察15天、羊21天,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

3、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这种“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可以减少动物疫病交叉感染的机会。

上一篇:科学养鸡技术,最科学有效的养鸡方法是什么
下一篇:鸡慢性球虫病如何防治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
  • 南方农村报
  • 中国动物保健
  • 梅里亚中国
  • 浙江海翔药业
  • 农业户
  • 兽药人
  • 养殖联盟
  • 畜牧人才联盟
  •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
    Copyright © 2011-2021 兽药专业网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专业网) 桂ICP备(11002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