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专家
  • 大病方案
  • 兽药专业
  • 学习进阶
  • 大宗团购
  • 新原料
  • 当前位置 :主页 > 养殖专家 > 养猪场 > 当前流行疾病 > 正文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
    作者:bioob  更新日期:2017-04-11 08:55    点击次数: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称Aujeszky 氏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牛、羊等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以发热、奇痒(除猪以外)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给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 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在我国,1947 年刘永纯首次报道伪狂犬病例以来,目前已扩大到全国20 多个省市,并呈暴发流行,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报道,2006 年我国猪“无名高热”(高致病性蓝耳病)也与伪狂犬病紧密相关。

    一、病原学

    由于PRV 蛋白序列与牛疱疹病毒、马疱疹病毒、水痘病毒同源性很高,因而归属于疱疹病毒科甲疱疹病毒亚科。

    PRV 具有疱疹病毒的典型结构, 呈球形或椭球形, 直径介于150 ~ 180 nm 之间,有囊膜,囊膜表面由长约8 ~ 10 nm 呈放射状的纤突。

    PRV 只有一种血清型, 但不同毒株在毒力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PRV 基因组为线状双链DNA, 由长独特区(Unique longregion,UL)、短独特区(Uniqueshort region,US) 以及位于US两侧的末端重复序列(Terminalrepeat,TR) 与内部重复序列(Internal repeat,IR) 组成。对PRV 基因组序列测定发现由72 个阅读框组成,可编码70 种蛋白,目前已发现和命名的有gB、gC、gD、gE、gG、gH、gI、gK、gL、gM、gN 11 种糖蛋白。编码gC、gE、gG、gI、gM、和gN 的基因为病毒复制非必需的,gB、gC、gD、gE和gI 与病毒的毒力有关。此外,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核苷酸还原酶(Ribonucleotidereductase,RR)、蛋白激酶(Proteinkinase,PK)、碱性核酸外切酶(Alkaline exonuclease,AN) 和脱氧尿苷三磷酸激酶(Deoxyuridinetriphosphokinase,dUTPase) 等几种酶也与病毒的毒力密切相关,其中TK 是PRV 最主要的毒力基因,其作用是可催化脱氧胸腺嘧啶核苷磷酸化成dIMP,并进一步磷酸化为dTTP,成为DNA 分子的基本成分。糖蛋白gB、gC、gD 在免疫方面最为重要。PR 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疫苗接种则是防制乃至根除该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流行病学

    PRV 可引起猪、牛、羊、犬、猫、兔、鼠等多种动物发病,其中猪和鼠类是自然界中病毒的主要贮存宿主。该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污染的饲料、饮水、乳汁、带毒的鼠等通过消化道可传播本病;通过配种接触污染的阴道粘膜和精液进行传播;感染PR 的母猪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由于母猪免疫球蛋白不能通过胎盘屏障,所以PRV 对胎儿的感染性是致命的。

    当前临床上多见猪伪狂犬病与圆环病毒、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流感病毒及流行性腹泻病毒等混合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增大了发病率和死亡率,且多发生于免疫过PR 疫苗的猪群,据陈焕春院士分析,这是由于PRV 的抗原性发生重大变异且没有出现毒力增强,现用的疫苗免疫不能产生足够交叉保护,使得免疫的猪群中出现流产、弱仔或产下仔猪出现神经症状后死亡等症状。

    三、临床症状

    PR 的临诊表现主要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毒力、感染量、感染途径、猪只的年龄及动物的免疫情况,以幼龄猪的病情最严重。

    新生仔猪感染PRV 后,通常表现出口吐白沫、角弓反张等不同的神经症状,嗜睡、鸣叫、呕吐、拉稀,1 ~ 2 d 内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到100%。

    断奶仔猪临床症状与新生仔猪相似,发热(41℃~ 42℃),精神倦怠,厌食,一般都会出现呼吸道症状,易并发细菌感染,当出现中枢神经症状时,易发生死亡,死亡率可达50%。

    生长猪、育肥猪、成年母猪、公猪PR 最常见为呼吸道症状。怀孕的母猪无论是头胎还是经产都发病,并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发生流产、产木乃伊胎儿或死胎。另外,PR 会引起种猪不育症,母猪配不上种,返情率高,公猪睾丸肿胀、萎缩,丧失种用能力。据近年来的报道,以往在猪罕见的奇痒症状,目前常可看到。

    四、病理变化

    PRV 感染一般无特征性病变,可见上呼吸道黏膜、扁桃体出血、水肿,肺水肿并有散在性小叶性坏死、出血,肺炎等。肝、脾等实质脏器常可见灰白色坏死病灶,胃肠粘膜呈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时,可见脑膜明显充血,脑脊髓液增多。

    五、诊断

    PR 仅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特点很难做出诊断,确诊需借助实验室诊断技术。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病毒分离、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血清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核酸探针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等。

    (一)病毒分离鉴定

    病毒的分离是诊断PR 的“黄金标准”,以脑组织、扁桃体含毒量最高,将分离到的病毒用标准阳性血清做中和试验以确诊本病。

    (二)血清学试验

    应用最广泛的有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乳胶凝集试验(LAT)、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等。其中,中和试验作为病毒检测的经典方法,特异性、敏感性最好,是世界上多数国家检测PR 的法定方法之一,并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法定的诊断方法,但由于技术条件高、时间长,难以在临床应用,而ELISA 不但具有中和试验的优点外,3 ~ 4 h 可出试验结果,敏感度高于中和试验,猪伪狂犬gE 抗体ELISA 试剂盒为PR 的根除创造了条件,猪群血清gE 抗体的监测成为免疫- 根除计划有效的手段,另外该抗体的检测可用于评价猪群中PR 野毒感染程度,从而有利于对该病的防控。乳胶凝集试验简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合于基层现场检测和大面积普查,其检测结果与中和试验无显著差异。美国已经有商品化的LAT 试剂盒供临床使用,我国华中农大也于国内率先研制成功LAT 试剂盒。

    (三)分子生物学诊断

    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在病毒诊断中的优势在于其速度快,1d 内完成初步诊断,但因为PCR的特异性,很多环节需要谨慎操作,以免样品污染了外源DNA。

    2. 核酸探针技术。DNA 探针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广泛用于PR的诊断。该技术即可检测血清学阳性的病料,也可检测呈潜伏感染状态的病毒DNA。

    六、防控

    (一)疫苗预防

    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猪伪狂犬病的常规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等。其中基因缺失疫苗已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注射基因缺失疫苗后,动物不产生针对缺失蛋白的抗体,因而可应用相应缺失蛋白建立的血清学方法将野毒感染与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后猪群产生的抗体区分开来,这也是实施伪狂犬病根除计划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PR 根除计划中,此类疫苗功不可没。

    1. 灭活疫苗。安全性高,无散毒及潜伏感染危险,但灭活疫苗不能将内源性蛋白抗原提呈给免疫系统,因而不能诱导细胞毒T 细胞反应,且免疫剂量大,偶尔出现过敏反应,故在当前防治中起辅助性预防作用。

    2. 自然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目前使用较多的是Bartha、Buk 毒株。Bartha 株是1961 年匈牙利学者Bartha 分离, 通过鸡胚细胞传代使强毒株丢失很多基因片段而致弱,但由于毒力基因TK 没有缺失,存在毒力返强的危险,另外,该毒株自牛分离而来,对猪的免疫原性差。BUK 株是将Bucharest 株通过鸡胚成纤维细胞继代培养800 代以上获得,经分析,该毒株在US 区的gE 基因缺失。由于弱毒疫苗存在毒力返强的危险,会导致疾病的流行,且没有充分致弱或过度致弱的疫苗株不仅不能诱导足够的免疫保护反应,反而可能引起疾病或免疫抑制。因此,使用受限。

    3. 基因工程疫苗。利用基因工程方法缺失PRV 的主要毒力基因——胸苷激酶(TK)和与病毒增殖无关的糖蛋白基因gE 或gG 而得,缺失TK 使得本病的毒力、潜伏感染的能力和返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较为安全,但TK 基因属于酶蛋白基因,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不能利用血清学将疫苗毒和感染野毒区分开来,鉴于此,在缺失TK 基因的基础上又缺失了相应的糖蛋白或插入一个报告基因,使所得到的突变株不能产生被缺失的糖蛋白,免疫动物就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并可利用血清学将疫苗毒和感染野毒区分开来,从而建立健康猪群,为以后根除和消灭本病打好基础。华中农大研制的猪伪狂犬病毒鄂A 株TK-/gE- 和TK-/gG- 两种双基因缺失疫苗和相应的鉴别诊断试剂,已广泛用于生产,该疫苗是国内最早应用的PR 基因缺失疫苗,可诱导全面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安全性好,保护率高。

    4. 亚单位疫苗。在已发现的11 种糖蛋白中,gB、gC、gD 均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因此该三种糖蛋白是研制PRV 亚单位疫苗的首选蛋白。该疫苗安全性高,不含任何病原微生物,接种后不会发生急性、持续或潜伏感染,并可将产生的免疫应答与野毒感染所产生的应答区分。但由于产品开发费用高,免疫原性差,难以推广。

    5. 核酸疫苗。核酸疫苗既能诱导体液免疫,又可产生细胞免疫,并能有效诱导专一性T 杀伤细胞的能力且没有副作用,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6. 载体重组疫苗。由于PRV基因组较大,可供外源基因插入或替代的非必需基因较多,因此,可制备成多价活疫苗,大大减少了疫苗注射对猪只的刺激。

    上一篇:当前猪病流行的六个特点
    下一篇:猪流行性腹泻的有效控制方法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
  • 南方农村报
  • 中国动物保健
  • 梅里亚中国
  • 浙江海翔药业
  • 农业户
  • 兽药人
  • 养殖联盟
  • 畜牧人才联盟
  • Copyright © 2011-2021 兽药专业网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专业网) 桂ICP备(11002837)号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

    透视隐形眼镜多少钱半永久培训奶茶培训白光隐形眼镜麻辣烫培训